你是否曾接到过陌生号码的连续来电,响一声就挂断,或是反复推销骚扰?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话轰炸”,通常由自动化拨号软件或非法团伙操作。其目的可能是诈骗、恶意骚扰,甚至敲诈勒索。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类行为愈发猖獗,成为困扰普通用户的难题。
电话轰炸的幕后黑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诈骗团伙,通过频繁呼叫诱导受害者回拨,从而收取高额话费;二是催收公司或黑灰产从业者,利用轰炸手段施压债务人;三是个别恶意报复者,通过购买“呼死你”等软件针对特定目标攻击。这些行为往往依托虚拟运营商或境外号码,隐蔽性强,追查难度大。
若遭遇电话轰炸,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启用手机自带的骚扰拦截功能,或安装第三方安全软件;其次,保留通话记录和证据,向运营商投诉或报警;最后,避免随意泄露手机号,尤其在注册不明网站时。部分国家已立法严惩电话轰炸,我国《网络安全法》也明确禁止此类行为。
对抗电话轰炸需多方协作。运营商可通过AI识别异常呼叫并拦截,监管部门应加强虚拟号段管理。公众也需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来电。未来,随着实名制和技术反制的完善,电话轰炸的空间或将逐步压缩,还用户一片清净的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