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收到过所谓的“开心短信轰炸电话”,声称能通过发送大量祝福短信让对方感到惊喜。然而,这类服务背后可能隐藏着法律风险和技术滥用问题。短信轰炸本质上是利用自动化工具短时间内向特定号码发送大量信息,轻则骚扰他人,重则涉嫌违法。我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未经允许向他人发送商业或骚扰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这类服务通常通过调用第三方短信接口或利用脚本程序实现批量发送。虽然部分平台打着“娱乐”旗号,但实际可能导致接收方手机卡顿、信息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例如,轰炸短信中可能包含钓鱼链接,诱导用户点击后盗取个人信息。此外,频繁的短信请求还会占用通信信道,影响正常用户的网络体验。
若遭遇短信轰炸,可立即开启手机的骚扰拦截功能,或向运营商投诉。对于普通用户,需警惕陌生链接,避免随意授权短信权限。从源头来看,公众应认清此类服务的危害性,拒绝购买或使用。平台方也需加强接口审核,防止技术被滥用。记住,真正的“开心”应建立在尊重他人权益的基础上,而非以骚扰为代价。
如果想传递祝福,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实现。例如,使用社交平台的群发功能,或定制个性化电子贺卡。这些方式既能表达心意,又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运用。选择合法、温和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双方都感受到真诚的快乐。